- 宋一;
<正>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出发,正确处理好“软实力”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的实质和关键,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3期 No.9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 贺少华;
<正>“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温家宝总理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与两大改革的重要思想。他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实现
2007年03期 No.9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宋俊杰;
<正>一、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区别1.两者的理论渊源不同。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篇》作了较为
2007年03期 No.9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 谢大森;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
2007年03期 No.94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陈英;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过反复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一部
2007年03期 No.9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李朝阳;孙静怡;
<正>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而且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坚持群众路线。
2007年03期 No.9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1 ] - 薛锋;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健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政治保证。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
2007年03期 No.9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黄孝东;
<正>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和必然要求。在当前开展的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中,
2007年03期 No.9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邓跃星;
<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一个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和保持,执政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执政水平的展现和发展,执政效果怎样,执政时间多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执政党是否有一个巩固并能
2007年03期 No.9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胡茄;
<正>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率领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同志到我省指导工作,在干部座谈会上,做了题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的重
2007年03期 No.94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赵云梅;
<正>人对自然界、对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人与自身所达到的能力、水平相适应,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的、理论的、宗教的、美学等多方面的掌握,表现着世界的多样性,表现着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多样性。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实践掌握和
2007年03期 No.94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金勇;
<正>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其中蕴含的危险性因素较之传统社会更加复杂多样,对人身和财产的潜在威胁也日剧加大,因此,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己任的侵权行为法,也必然随
2007年03期 No.9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朱敏;
<正>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审前羁押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而取保候审制度作为羁押替代性措施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取保候审制度完善与否,适用情况如何都极大程度地影
2007年03期 No.9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周长伟;蒋慧敏;
<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人力资本已经取代工业时代的“资本”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拥有一支尽责、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是实现政府目标的根本保证。忽视或低估政府部门中社会精英的人力资本价值,
2007年03期 No.94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严安;
<正>“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它表现在诸多方面: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和以处众”;就家庭关系而言,它认为“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提倡“和气生财”;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国家和民族关系而言,它又主张“协和万邦”,向往“国和民太平”。
2007年03期 No.94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