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党员的先进性看党的先进性建设

    朱宏玖;

    <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只要党员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就能凝聚、激发和感召广大群众跟着党前进。人民群众是从

    2006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保持党的先进性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徐英;

    <正>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要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党

    2006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赵开舟;

    <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处于重要历史关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整个形势是好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情况和新的问题。通过学习与调查研究, 我对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以下几点认识。

    2006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论党的群众路线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

    黄河;

    <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应用于党的全部活动的理论创造,形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我们党继承、发扬了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丰富和发展了

    2006年02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 ]
  • 围绕新农村主题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尹健;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

    2006年0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罗荣辉;

    <正>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笔者试从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现状分析作为切入点, 对如何创新思路,应对挑战,开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作一些探索。

    2006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4 ]
  • 浅谈“三基本”与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杨汉林;

    <正>一《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颜节;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

    2006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2 ]
  • 积极推进贵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王晓英;

    <正>促进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为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

    2006年02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0 ]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朱丹;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了新农村的基本内涵。这个概括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涵盖了农村的政治文明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科

    2006年02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傅海燕;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一个亮点,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希望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重大战

    2006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加强小城镇建设 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王彦其;

    <正>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党中央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英明之举。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

    2006年02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0 ]
  •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张秋涛;

    <正>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他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

    2006年0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调适利益矛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杨卓华;

    <正>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重组之中,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其中经济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它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妥善处理好各个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006年0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科学发展观 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

    朱怀东;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创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2006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4 ]
  •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口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个案

    王如怡;

    <正>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自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没有人口的活动就没有人对幸福的追求和人的生活需要,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原动力,社会也就不能向前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构建和谐人口为基础。所谓和谐人口不仅指人口发展与

    2006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强化“人本”服务理念 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郭敏;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贵阳要率先在全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长效机制。

    2006年02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构建政府信用与公共责任

    孟劲;

    <正>一、政府信用的内在涵义政府信用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经济社会管理、服务等活动中能够履行契约而取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国家行政机关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个人、企业

    2006年02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论公务员法的反腐倡廉性

    陈亮;

    <正>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反对腐败和倡导廉洁方面作出许多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体现出鲜明的反腐倡廉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严把“进口”关,畅通“出口”关关于公务员“进口”关,公务员法第四章“录用”、

    2006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论刑事侵权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吴郁;

    <正>一、刑事侵权诉讼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一)确立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被害人合法权益得以救济的重要途径,也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神损害

    2006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建立民事诉讼伪证行为的惩治体系

    刘路明;

    <正>一、关于证据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任何一种证据,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全面的、客观地进行审查核实,只有查证属实的,才能被采纳。之所以需要审查核实证据, 是因为证据有真有假,不辨明其真伪而加以采纳,难免会判错案件,这在诉讼上是禁止的。而作为一个特定的法律用语虚假的证据被定义为伪证。伪证行为的存在与

    2006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基于组件的电子政务系统

    杨正武;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众、企业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这些构成了影响现代政府服务与管理的三股力量:公众、企业和变化。现代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应以现代政府的服务与管理特点和服务与管理模式为依据,以现代IT技术为手段,对政府的服务与管理全过程和全方位进行有效的管理。

    2006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市场机制在教育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蔡心红;

    <正>一、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教育供给能力 (一)中国经济发展提高教育供给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的高速与稳定的发展,提高了国家对教育的支付能力、增加了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财政性拨款,教育供给能力增强,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打下了

    2006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思路变出路探析

    黄孝东;

    <正>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正确的决策,好的工作思路,必须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来保证其贯彻落实。”思路决定出路,此话千真万确。但是,不管怎样好的工作思路,它也仍是主观的东西。而要将它变为发展的出路,还必须付出一番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再次飞跃。因此,自觉地坚持辩

    2006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与师德观念创新

    向雁;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一个社会是否和

    2006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胡玉平;

    <正>尽管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有许多农村小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我们知道,写作来源

    2006年02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下载本期数据